Posts List

精神食粮:要口感?还是要填得饱?

最近借助MP4的电子书功能,翻完了《幻城》,依稀记得钻在被窝里享受那一小片明亮的惬意。不巧的是, 纵横 的一篇文章里出现了这么一句:“不幸的是,我们国家的孩子,只能接触到郭敬明这种柔软无力毫无任何知识基础的意淫小说”。这句话突兀的丢给了我一个问题,精神食粮吃起来,是要口感好,还是要填得饱……超脱文学之外,我们可以在更宏大的角度上思考一下。 如果我是小四的fans,我会说,这个问题要辨正的看待,至少小四的作品在文学上有其存在的价值,至少小四是一个爱好文学,享受创作乐趣的青年,至少我们能从小四的作品中得到快乐,我们不能将挑起文化大梁的重任落在一个仅仅是热衷文学的年轻人身上(姑且不论小四的创作初衷是否有想捞一票之嫌)。 可是,我不是小四的fans,我也不认为《幻》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抛开抄袭一说,我倒是比较喜欢《梦里花落知多少》)。所以,我认为那句话的观点同样有其存在的道理。“毫无任何知识基础”,看多了这样的文字必定不能让其读者领悟到深邃的文化底蕴,学习到卓越的知识、哲理;这样的文字也理所当然的不能作为传承文化或精神的载体。我们国家的父母,要是想孩子真正挺起民族脊梁,想必也不会选择小四的文字作为孩子的读物吧。 回到那个问题,口感重要,还是能填饱肚子,延续生命重要,貌似和“面包”与“玫瑰”的取舍异曲同工了。会选择哪个呢?Bingo,关键就在“选择”上。我选择,我喜欢。我躺在一片漆黑中打发时间,我坐在教室里排解郁闷,ok,我看《幻城》(这么写貌似有点不厚道);我要看新闻时事,我想了解社会百态,于是,我看 BBC中文网 德国之声 南方周末。当我郁闷的时候,我要精神食粮口感好,吃得爽;当我要装一回上进青年的时候(就不说要挑起什么担子,挺起什么脊梁之类的大话了),我要精神食粮能解决我的饥渴。这是我的选择,至少说明我这个人起码还有那么个机会成为个fq,或者挑起点什么;转瞬一想,这么说还是太抬举自己了,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看东西的时候估计是不会想到这个东西蕴涵文化底蕴,包容文化精髓,我看了之后会如何如何长进,经验值狂增百八十万的(想长进也没那么容易!)。 所以,什么样的精神食粮要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取决于品尝者的主观目的。换句话说,是“我们国家的孩子”主观上选择了小四的文字,这可以让我们揣测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是文学界只有小四这样的文字吗?是我们的孩子太过空虚落寞,缺乏快感了吗?是我们的教育仅仅给孩子们灌输我们的祖先是如何智慧勇敢,让孩子们烦了吗?还是文化界制造不出既蕴涵深刻,又趣味昂然的精神食粮吗?不想扯的太远,大家自己想想就可以了。 转附 纵横 11期中的那篇文章: 恋物,一定要成癖[文/七格] 当年看黑泽明的《乱》时,就惊诧于日本道具师的能耐,那些甲胄,那些武器,无不油光锃亮,神完气足。武士包在甲胄里,不精神的看上去也精神,死了的也跟活着一样。相比国产那些古装战争戏可就差老远,我认为日本人在甲胄上面浸淫出来的功夫,当前中国也就徐克导演的片子可以有得一拼。 但光奚落国产片道具上的土、丑、脏、劣,是没有意思的,至少,从这本三浦權利著的《图说西洋甲胄武器事典》里,我看到了在影视娱乐界后面,日本学者的扎实努力。可以说,有这样的学者群体做后台,才会有那样的文化作品做前台。 我可以想像,这样一本书后面详细列出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拉丁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对各种武器及其部件的称呼,将会怎样影响日本的下一代,如果接下来是战争时期,他们将会培养出了不起的军事家,如果接下来是和平时期,他们同样可以培养出了不起的动漫画家。但我们国家这类书籍在做些什么呢?写来写去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具体怎么个智慧法,我看写的人都不明白。 不要以为器物算是形而下,你要真把器物给抠到类似这本书一样的劲头,你才有资格说你是天朝大国,不在乎这些奇技淫巧是不是?不幸的是,我们国家的孩子,只能接触到郭敬明这种柔软无力毫无任何知识基础的意淫小说。我想中国的未来,要是仍旧被别人给打个屁滚尿流的话,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情,这是一个教育同质化非常严重的国度,奴隶是被教育出来的,不是天生的。 我以前总是很佩服日本动漫在科幻领域里的成就,因为他们能把未来技术和自己传统文化里的器物,非常完美得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强殖装甲那类,更是到了匪夷所思的境界。现在看到这本书,算是有了一个解答:在当初民治维新时,甲胄也是西化的一个主要成份,它不是完全来自日本自己的文化源流。 我很希望这本书能卖得很好,但它只印了4200 本,也就是说,十几亿人口的一个大国,算上图书馆和站书店里光看不花钱买的,估计加起来充其量,也就万把人能跟我一样,对着甲胄,如数家珍了吧。

读这读那

从manonfire知道了安替,又借安替认识了《纵横》,我所接触的文化和观点就多了另一种选择。安替等《纵横》编辑人员正努力将真正的新闻和评论展现出来,独辟蹊径,脱离陈腐与桎梏。一连看了几期《纵横》,虽然有些地域性的政治和文化不甚了解,但感觉她确实在讲述真实,我确实是在她的带领下,感悟其中的透彻和深刻。试想《纵横》的读者定位于全球的精英人士,我的资历还远远不够,只是如manonfire所说,想知道的再深一些,活得更明白一些。 《纵横》仅仅是借助安替blog在网络空间传播,在我们这些安替准确说是追逐真实的fans中传播。我有一个想法,一直收集下去,然后发布到5Q上,只是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对这样一份刊物报以热情。忘了说的是,这一全称,《纵横国际政治周刊》的pdf刊物以洞悉一周内的时政为切入点,给予精悍的评论,绝对不同于各种官方或是媒体的文章,因为她的编辑——“‘纵横国政研究小组’的目的就是希望有一批年轻人从今天开始,扎实地做国政国别研究,每周跟踪该国( 地区)的舆情, 并且每周做出自己的政治分析(500-800 字),和小组其他国别研究员共享研究心得。这样,我们就能获得一个动态的、准确的全球图景。”(摘自《纵横》第一期) 现在的《纵横》又加入了其他的元素,第七期除了时政外,增加了经济和科技,副刊中也加入了书评,变得越来越好。下面的这一篇就是这期中涉及科技的文章,之所以援引这篇,是因为比单纯的政治评述少些艰涩,多些诙谐。 基因科技和民族主义 近20 年来基因科技的发展,颠覆了过去一切种族的概念,使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理论基础变成了空中楼阁。 [文/实习研究员 易茅] 80 年代中后期,科学家发现可以利用人类细胞中线粒体的DNA 来追踪人类祖先(因为线粒体DNA只继承于母亲,不会与父亲的染色体产生交换)。因此可以通过线粒体DNA的缓慢变异,看到不同人种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进化的线路。 追踪得到的结论是令人震惊的:所有的现代人都起源于十四五万年前的一小部分非洲人,大约在七万年前才从非洲走出,分布到全球。这一发现可以说是轰动的,因为它和传统的看法以及各国政府试图通过本国是人类的一个起源地来树立民族信心的企图完全背道而驰。但是这一结论的证据却如此无懈可击,经历了十多年后已经被普遍接受。 基因技术的分析也带来了很多有趣的结论。例如藏族和北方汉族基因上的差距小于和南方汉族之间的差距;日本人显然不是纯种民族,他们至少由来自阿尔泰的北亚人种、渡过白令海峡前往美洲的早期北亚人种、来自南亚海上人种这几种基因混合……这些结论遭到了一些政府支持的学者的强力抵制。 基因技术对人类的分析一旦成为现实,种族主义者将如获至宝,他们希望能够从基因学的证据上证明人类不同种族是有差距的。但基因学的证据却令他们大大失望了。基因学发现的线粒体DNA 变异以及近期使用的Y 染色体变异区分方法并不能和我们现有的种族分类划上等号。也许一种变异A 会大量存在于欧洲的巴斯克人那里,但是别的民族也会有这样的变异出现。也就是说,从基因学的证据看,人类在史前曾进行过如此多的交流和融合,以至于根本无法用基因来划定一般意义上的种族。 一个基因学家的话最具有代表性:任何两个美国白人之间的基因差距,都大于我们能从白人和黑人种族上找出的共同差距。 这些天也看完了《DA VANCI CODE》,阅读飞快,受悬念的驱使。只是也许受之前吴思那书的影响,集大权者为了自身利益掩盖真实这一历史话题变得愈发的醒目,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宗教还是政治。感叹一句,柯南那“真相只有一个”,只要不是傻瓜,就知道只有一个真相,但是我们想知道真相的话,要么成为柯南,要么成为真相的缔造者。

无题

寝室里果真不是写blog的地方,人鱼混杂,耳目众多,毫无心境。“考研”这个词俨然成了寝室里的高频词汇,真心期待其频率能超过20MHz,这样耳朵就听不到了,万籁俱寂。 前些天的Crazy想法仍在脑海萦绕,挥之不去,一如将死之人看着天上盘旋的尸鹫般烦心。利用一年半时间,好好研习平面设计技术,毕业后进军中国UI行业,努力成为UI设计师,不保研不考研,Crazy到了极至。此路是险是坦,是宽是窄,未有定论,未敢盲从。 回忆寒假,改变不大,诸多弊病仍是顽疾。在老妈眼里,我依旧不是她所期待的满意儿子;老爸也许仍然认为我不成器,于是听之任之了吧。 近期的所见所闻,让我愈发看清了blog写作的含义,为了记录的初衷只能作为含义其一,新的东西需要加入进来。木然地发现,自己早就没有写blog的资本:文化上,匮乏基奠,缺失底蕴;技术上,虽稍有习获,但还没强到为人师,教人进步的地步;心境已然不甘心记流水帐了。blog承载了太多,俨然漏水之船。为不致其沉,唯有一瓢一瓢将水舀出,勉强所至,杯水车薪。值当舀水愈发娴熟,不致船沉,方得正果。自嘲一句,今后乃努力舀水尔,只是不可为此所累。 2006年第一本仔细看的书就是《隐蔽的秩序》,吴思将皇者、官府、商贾、百姓之间的博弈剖析得精妙至极,无愧“拆解历史奕局”之称。易懂的文字背后,虽渗出些许阴暗,但无可辩驳,如宗师言,别有洞天。无奈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我不禁忆起诸多生活中的事宜。阿扁“废统”,是中、美、台之间的博弈;汉芯造假,是科学和名利之间的博弈;“馒头”VS“无极”,是权威和大众网络之间的博弈;学校里的“塑料门”和“米价们”事件,是学生和后勤之间的博弈;研是考还是不考,是未来方向考量下的博弈;就拿我买这本书来说,一是实为兴趣,二可谓为虚荣,姑且称之为内心世界的博弈。博弈二字虽为经济学用语,但确实饱含历史真谛,无论事大事小,均可以此论之。换用书里的话来讲,博弈的源头即在于参与博弈的双方个体,“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个体,在书中是皇者、官府、商贾、百姓,联系了实际,则范畴无形扩大,博弈也就无所不在了。 不愿论及诸多博弈孰是孰非,但陈博弈比比皆是,遂就此打住。其实还可以扯些甜言蜜语是爱情博弈中追求短期利益的表现之类的博弈论断,但这无非用历史的旧瓶装爱情的新酒,实属废话。就像书中所说,以暴力、流血为代价的“血酬”被冠以各种各样的华被,我权且厚颜无耻的把“就此打住”美名为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吧。 至此,给这篇文章下个论断。这些文字也是思想博弈的产物,就内容言,纯属废话。用一堆四字成语形容下就是:矫柔造作、虚而无实、哗众取宠等等。我对读了这篇文字的朋友表示遗憾,敬请原谅。